--- 新闻资讯 ---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了北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东北、西北、华北7个马铃薯主产省(区)的测报技术人员根据田间菌量、品种抗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北方大部产区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前三年,其中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局部大流行,发生面积约1660万亩。病害流行盛期,东北、华北地区大部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西北地区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 预测依据 1、病害见病早,当前发生重于前3年 6月中旬以来,甘肃陇南、天水,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呼伦贝尔、山西大同、河北承德等地陆续查见中心病株,比去年偏早3-10天,局地偏早30天。目前北方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为144.6万亩,同比去年和前3年(2015-2017年)均值分别增加3.8倍和1倍,但比大流行的2012年、2013年同期分别减少31.7%和19.4%。各地平均病株率在0.1%-5.2%之间,重于前3年同期,其中甘肃发生面积128.5万亩,同比增加100万亩,陇南、天水已普遍发病,发病程度接近大流行的2012年,重发田块最高病株率达100%。 据马铃薯晚疫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截至7月14日,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区)已有60个监测点发生3代以上侵染(感病品种田间可见中心病株),占监测点数量的46.8%,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甘肃临洮、庄浪、甘谷,黑龙江东宁,内蒙古扎拉屯,宁夏彭阳,陕西定边和山西武乡等地发生5代及以上侵染。 2、品种布局和生育期对病害流行有利 据统计,今年我国北方主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3200万亩,感病品种植面积比率近50%,甘肃、陕西、河北等地超过60%。由于自留种面积比例大,种薯带菌率较高,且规模种植区品种单一,品种布局有利于病害流行。目前北方主产区马铃薯正处于易感病的现蕾期至花期,此生育期持续时间较长,遇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条件概率高,加大病害流行风险。 3、天气条件对病害流行十分有利 近期,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大部地区偏多3-8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7月中旬至8月中旬,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且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其中内蒙古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偏多2-5成,增加了病害在上述地区重发流行的风险。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态势,提出如下防治建议:
1、各地要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布短期预报,有效指导防治工作。
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站要充分发挥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的监测作用,做好监测资料积累和分析,为今后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清除中心病株。
各地要加强田间的普查力度,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应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深度1米以上),病穴撒石灰消毒。对病株田可选用丙森锌或氟啶胺或氰霜唑或枯草芽孢杆菌等保护性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
3、当病害在田间开始流行蔓延时,可选用氟啶胺或烯酰吗啉或氟菌·霜霉威或嘧菌酯·霜脲氰或嘧菌酯等药剂加丰火轮叶面肥进行防控。
防治应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主,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要求喷雾均匀,上下打透。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二次施药间隔期5~7天(视天气及发病情况),注意轮换用药,提倡加入有机硅助剂以提高药效。